课程视频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设立的,是我国高校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这门课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Generality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课程编号 211811009 适用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各专业 课程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学时 32学时 学分 2学分 理论学时 32学时 实验学时 0 实践学时 0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Ⅰ》 后续课程 《形势与政策Ⅰ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鉴于《概论》课的鲜明政治性和理论综合性及其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按照教育部"05方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安排和教学要求,应先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后续修《形势与政策教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的本科、硕士生还可以《概论》课为基础,续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研究》等专业课程。 本课程与先修课程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深化和拓展本课程教学提供了反映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为深刻理解本课程内容的历史背景及历史逻辑提供了历史积淀。 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可以为后续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专业课教学提供正确的政治导向、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及深厚的人文社会知识素养。 2.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准确掌握体现在两大理论成果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2:学生能够联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及自己的思想、专业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学生能够将教材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和党的重要文献相结合,具备研读、分析经典文献资料的科研能力及通过原著领会基本理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4:学生具备坚持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理论修养 理论特征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深刻内涵,; 知识目标 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目标 政治修养 政治立场、观点 、方法 1.树立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党史观,中国革命史观,社会主义革命历史观,改革开放历史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学会运用理论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三观 学习基础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领会基础知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依据基础知识,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分析能力 班级指导 以教学班为单位,培养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理论分析能力;政治分析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等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综合育人 依托大学生学团、小组等多种渠道,利用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培育“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自信”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运用能力 职业素养 树立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联系实际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您没有权限访问该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