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于一体的交叉综合学科,其学科涉及面广,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具备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生专业的学位或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相关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其先修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交通工程专业导论》、《运筹学》,它包含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设计》等后续课程共同构成了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 《交通工程学》,40学时,2.5学分,课程主要研究道路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环境、能源等要素及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对交通特性、交通调查、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开展城市及区域交通调查、规划、管理和控制和交通设计、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交通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1)内容特点:概念多、内容多、熟悉又抽象、难度大 对策:线上资源、知识点及学习任务、线上答疑,线上测试、项目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 (2)学生特点:对交通有兴趣,渴望成长和提升,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强,交流互动少。 对策:过程性考核、小组协作、课堂讨论、线上讨论、抢答抢讲、成果展示、交通热点。 (3)工程意识和素养欠缺。 对策:基于项目的实验教学,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 1.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将开展开放式教学、交互式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自主学习、录像教学、课程小论文等多种教学方法。 (1)开放式教学,交通流特性、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可以在实验室、典型交通场所或交警队监控中心分组上现场课。 (2)启发式教学,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讨论教学主要是对热点交通现象在课堂上讨论,然后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对学生的的观点当场给与点评,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基于教学目标,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5)任务教学法,即基于任务的参与式教学,可以采用“四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问题提出及知识准备,第二阶段问题的分析及调查实施,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及结论,第四阶段成果讨论。例如,针对交通流统计分布特征,教师撰写公交车站的客流到达特征分析、交叉口车辆到达特征分析、商场或餐厅顾客到达特征分析等项目的任务书,学生按组接受项目任务,通过交通数据的调查,分析交通流到达的时间特征和统计分布特征,为公交车站、交叉口等交通设施交通组织优化提供支持。 (6)录像教学,组织学生观看收集的专业介绍、交通规划、公共交通、交通安全、智能交通、交通设备等方面的录像,丰富学生的知识。 (7)课程小论文,将课外学习环节纳入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8)网络教学,主要包括课程作业、在线测试、讨论答疑和自学内容,较好适应了“学时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多”的教育改革形势,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2.讨论教学组织 讨论教学组织步骤:讨论选题(课前)——大作业(课前)——课堂交流及评价(2小时)——报告完善(课后) 3.基于任务的实验教学组织 基于任务的实验教学组织:项目选题(1天)——开题论证(3天)——调查分析(3天)——研究报告(2天)——交流评价(2学时)报告完善(1天) 课程特色: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2)混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融合,基于任务的实验教学、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课上课下融合,翻转课堂、课堂讨论、课堂演讲;线上线下融合,线上讨论、线上答疑、学习心得或笔记、成果展示、资源分享 (3)实验教学“综合化-实战化-个性化-兴趣化”。有兴趣才能持久,实践培育创新土壤,采取基于任务的实验教学组织,全部实验都为综合性实验。 教材与参考材料: (1)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任福田.新编交通工程学导论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任福田,刘小明.交通工程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4)W. S. Homburger(美).交通工程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沈志云,邓学钧.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7)杰夫·斯佩克著.适宜步行的城市 营造充满活力的市中心拯救美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