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门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第一学年春季学期开设,共计48个课时,3个学分。课程遵循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两大传统主题,系统介绍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西方流行的社会学理论。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 用其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为成为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 奠定坚实基础。 1.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2007年,学校第二批网络课程项目。2009年,学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013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完成了课程教学录播,建成课程点播网站,进行了翻转课堂。2014年,学校第二批教育信息化试点研究项目。2015年,学校第二批课程综合改革项目。同年,课程情景剧获学校精品实验建设项目。2018年,建成校级示范课程。2019年建成省级一流线上课程。 2.课程与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 建立了以"网络信息化教学"为平台,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核心模块,以"自主学习和考核评估"为辅助模块的混合式"对分课堂"的实践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解决了以下重点问题: 第一,提高了基础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混合式"对分课堂"使教师摆脱了其不应有的"演员"或"圣人"的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协助者"。 第二,增强探究性学习的主动参与感。混合式"对分课堂"实现从简单"接受理论知识为导向"的学习转向"以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为导向"的学习。 第三,促进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认同感。混合式"对分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反馈互动、答疑互动、作业互动等来促进各方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群体认同感和融入感。 3.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演变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的理论观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并吸收其合理的因素,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 课程已建成的网终资源有:导学任务单、教案、课程录播视频、章节知识点、知识点思考题、在线测试题及经典著作电子版,教学总材料数为645,讨论区主题数为866,讨论区发文数为1109。截止目前,课程总访问数为37122次。 4.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教学内容包括西方社会学经典时期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观点和现代时期西方流行的社会学理论。 运用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大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 (1)教师讲授要由"覆盖性讲解"转向"框架性引领"。做到精讲留白,只讲重点、难点,给学生留出独立探究的空间。 (2)学生内化吸收要由"教师设定统一标准"转向"适应学生能力与需求"。教师讲完每个知识点,在信息化平台发布能够体现差异化、个性化、反思性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学习、梳理知识、提炼观点、准备问题。 (3)学生讨论环节要由"教师主导的小班讨论"转向"学生自主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基于个人学习成果与同伴合作学习,深刻理解知识,培养质疑、创新能力。 5.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80%,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10%,形成8-1-1的成绩评价机制。 6.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第一,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课程自2015年实施混合式"对分课堂"以来,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最低分由51提高到了81,平均分由80.1提高到了88.7。社会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多篇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第二,课程获得校内外、省内外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示范作用显著。课程信息化教学和综合改革项目结项验收中均获得优秀评价。《基于混合式"对分课堂"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负责人先后受邀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开展了13次分享交流,受益2000多人次。 第三,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有效推动了科研工作,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本学科高水平论文上百篇。扎实深入的科学研究又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灵魂"。 本门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第一学年春季学期开设,共计48个课时,3个学分。课程遵循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两大传统主题,系统介绍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西方流行的社会学理论。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 用其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为成为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 奠定坚实基础。 1.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2007年,学校第二批网络课程项目。2009年,学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013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完成了课程教学录播,建成课程点播网站,进行了翻转课堂。2014年,学校第二批教育信息化试点研究项目。2015年,学校第二批课程综合改革项目。同年,课程情景剧获学校精品实验建设项目。2018年,建成校级示范课程。2019年建成省级一流线上课程。 2.课程与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 建立了以"网络信息化教学"为平台,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核心模块,以"自主学习和考核评估"为辅助模块的混合式"对分课堂"的实践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解决了以下重点问题: 第一,提高了基础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混合式"对分课堂"使教师摆脱了其不应有的"演员"或"圣人"的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协助者"。 第二,增强探究性学习的主动参与感。混合式"对分课堂"实现从简单"接受理论知识为导向"的学习转向"以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为导向"的学习。 第三,促进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认同感。混合式"对分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反馈互动、答疑互动、作业互动等来促进各方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群体认同感和融入感。 3.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演变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的理论观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并吸收其合理的因素,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 课程已建成的网终资源有:导学任务单、教案、课程录播视频、章节知识点、知识点思考题、在线测试题及经典著作电子版,教学总材料数为645,讨论区主题数为866,讨论区发文数为1109。截止目前,课程总访问数为37122次。 4.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教学内容包括西方社会学经典时期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观点和现代时期西方流行的社会学理论。 运用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大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 (1)教师讲授要由"覆盖性讲解"转向"框架性引领"。做到精讲留白,只讲重点、难点,给学生留出独立探究的空间。 (2)学生内化吸收要由"教师设定统一标准"转向"适应学生能力与需求"。教师讲完每个知识点,在信息化平台发布能够体现差异化、个性化、反思性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学习、梳理知识、提炼观点、准备问题。 (3)学生讨论环节要由"教师主导的小班讨论"转向"学生自主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基于个人学习成果与同伴合作学习,深刻理解知识,培养质疑、创新能力。 5.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80%,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10%,形成8-1-1的成绩评价机制。 6.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第一,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课程自2015年实施混合式"对分课堂"以来,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最低分由51提高到了81,平均分由80.1提高到了88.7。社会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多篇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第二,课程获得校内外、省内外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示范作用显著。课程信息化教学和综合改革项目结项验收中均获得优秀评价。《基于混合式"对分课堂"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负责人先后受邀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开展了13次分享交流,受益2000多人次。 第三,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有效推动了科研工作,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本学科高水平论文上百篇。扎实深入的科学研究又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灵魂"。 本门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第一学年春季学期开设,共计48个课时,3个学分。课程遵循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两大传统主题,系统介绍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西方流行的社会学理论。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 用其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为成为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 奠定坚实基础。 1.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2007年,学校第二批网络课程项目。2009年,学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013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完成了课程教学录播,建成课程点播网站,进行了翻转课堂。2014年,学校第二批教育信息化试点研究项目。2015年,学校第二批课程综合改革项目。同年,课程情景剧获学校精品实验建设项目。2018年,建成校级示范课程。2019年建成省级一流线上课程。 2.课程与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 建立了以"网络信息化教学"为平台,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核心模块,以"自主学习和考核评估"为辅助模块的混合式"对分课堂"的实践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解决了以下重点问题: 第一,提高了基础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混合式"对分课堂"使教师摆脱了其不应有的"演员"或"圣人"的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协助者"。 第二,增强探究性学习的主动参与感。混合式"对分课堂"实现从简单"接受理论知识为导向"的学习转向"以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为导向"的学习。 第三,促进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认同感。混合式"对分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反馈互动、答疑互动、作业互动等来促进各方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群体认同感和融入感。 3.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演变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的理论观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并吸收其合理的因素,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 课程已建成的网终资源有:导学任务单、教案、课程录播视频、章节知识点、知识点思考题、在线测试题及经典著作电子版,教学总材料数为645,讨论区主题数为866,讨论区发文数为1109。截止目前,课程总访问数为37122次。 4.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教学内容包括西方社会学经典时期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观点和现代时期西方流行的社会学理论。 运用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大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 (1)教师讲授要由"覆盖性讲解"转向"框架性引领"。做到精讲留白,只讲重点、难点,给学生留出独立探究的空间。 (2)学生内化吸收要由"教师设定统一标准"转向"适应学生能力与需求"。教师讲完每个知识点,在信息化平台发布能够体现差异化、个性化、反思性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学习、梳理知识、提炼观点、准备问题。 (3)学生讨论环节要由"教师主导的小班讨论"转向"学生自主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基于个人学习成果与同伴合作学习,深刻理解知识,培养质疑、创新能力。 5.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80%,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10%,形成8-1-1的成绩评价机制。 6.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第一,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课程自2015年实施混合式"对分课堂"以来,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最低分由51提高到了81,平均分由80.1提高到了88.7。社会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多篇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第二,课程获得校内外、省内外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示范作用显著。课程信息化教学和综合改革项目结项验收中均获得优秀评价。《基于混合式"对分课堂"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负责人先后受邀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开展了13次分享交流,受益2000多人次。 第三,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有效推动了科研工作,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本学科高水平论文上百篇。扎实深入的科学研究又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灵魂"。 本门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第一学年春季学期开设,共计48个课时,3个学分。课程遵循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两大传统主题,系统介绍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西方流行的社会学理论。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 用其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为成为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 奠定坚实基础。 1.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2007年,学校第二批网络课程项目。2009年,学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013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完成了课程教学录播,建成课程点播网站,进行了翻转课堂。2014年,学校第二批教育信息化试点研究项目。2015年,学校第二批课程综合改革项目。同年,课程情景剧获学校精品实验建设项目。2018年,建成校级示范课程。2019年建成省级一流线上课程。 2.课程与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 建立了以"网络信息化教学"为平台,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核心模块,以"自主学习和考核评估"为辅助模块的混合式"对分课堂"的实践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解决了以下重点问题: 第一,提高了基础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混合式"对分课堂"使教师摆脱了其不应有的"演员"或"圣人"的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协助者"。 第二,增强探究性学习的主动参与感。混合式"对分课堂"实现从简单"接受理论知识为导向"的学习转向"以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为导向"的学习。 第三,促进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认同感。混合式"对分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反馈互动、答疑互动、作业互动等来促进各方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群体认同感和融入感。 3.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演变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的理论观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各种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并吸收其合理的因素,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 课程已建成的网终资源有:导学任务单、教案、课程录播视频、章节知识点、知识点思考题、在线测试题及经典著作电子版,教学总材料数为645,讨论区主题数为866,讨论区发文数为1109。截止目前,课程总访问数为37122次。 4.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教学内容包括西方社会学经典时期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观点和现代时期西方流行的社会学理论。 运用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大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 (1)教师讲授要由"覆盖性讲解"转向"框架性引领"。做到精讲留白,只讲重点、难点,给学生留出独立探究的空间。 (2)学生内化吸收要由"教师设定统一标准"转向"适应学生能力与需求"。教师讲完每个知识点,在信息化平台发布能够体现差异化、个性化、反思性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学习、梳理知识、提炼观点、准备问题。 (3)学生讨论环节要由"教师主导的小班讨论"转向"学生自主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基于个人学习成果与同伴合作学习,深刻理解知识,培养质疑、创新能力。 5.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80%,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10%,形成8-1-1的成绩评价机制。 6.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第一,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课程自2015年实施混合式"对分课堂"以来,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最低分由51提高到了81,平均分由80.1提高到了88.7。社会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多篇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第二,课程获得校内外、省内外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示范作用显著。课程信息化教学和综合改革项目结项验收中均获得优秀评价。《基于混合式"对分课堂"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负责人先后受邀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开展了13次分享交流,受益2000多人次。 第三,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有效推动了科研工作,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本学科高水平论文上百篇。扎实深入的科学研究又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灵魂"。